-
潍坊创新农业园区模式打造产业扶贫新引擎
潍坊市通过招商引资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以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整合财政资金扶持特色产业,构建"园区+合作社+农户"联动机制,探索出一条长效脱贫路径。 一、特色产业精准布局 潍坊市农业部门立足贫困村资源禀赋,重点培育果品、蔬菜等高附加值产业。在青州、临朐等丘陵地区推广"金果"工程,2024年投入80万元建成8处水果示范园,形成矮化苹果、蜜桃等特色种植带;滨海片区发展设施农业,建设冬暖式大棚集群;平原区域依托农产品加工企业打造订单农业基地。通过差异化布局,确保81户贫困户实现"一地一产、一户一策"。 二、经营主体带动升级 全市引导473家合作社嵌入产业链,创新"保底收益+二次分红"模式。昌乐县某合作社统一提供种苗、技术并包销产品,社员年均增收超3000元;寒亭区农业龙头企业通过订单收购带动142名贫困人口就业。目前,337个省定贫困村中已有323个建立合作组织,6991名贫困群众实现"流转土地得租金、入园务工挣薪金、入股分红获股金"。 三、产业链条深度融合 推动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在安丘建设预制菜加工园,消化周边贫困村80%的蔬菜产量;诸城整合冷链物流资源,帮助合作社农产品溢价20%。上半年全市涉农项目带动12615名贫困人口增收,其中6119户通过电商培训实现"手机变农具、直播变农活"。 四、长效机制持续优化 建立动态监测体系,对脱贫不稳定户实施"园区托管"帮扶。寿光设立风险保障金应对市场波动,峡山区发展农旅融合项目延长产业链。统计显示,参与园区项目的贫困户年收入增幅较传统种植户高出42%,真正实现"建一个园区、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的发展目标。
2025-08-30
-
潍坊农民抗拆致两死案二审宣判 维持原判
近日,潍坊一起因拆迁引发的刑事案件二审宣判,维持原判。该案源于2013年当地推进发展过程中的拆迁矛盾,当事人在抗拆冲突中致两人死亡,案件的审理引发社会对招商引资背景下拆迁矛盾化解机制的关注。 一、案件背景与事发经过。2013年9月的一天,潍坊某村村委联系施工人员对一名村民居住的房屋进行强制拆除。据审理查明,在拆除过程中,因沟通协调不足,双方发生激烈冲突。冲突中,该村民持镰刀挥砍,导致两名施工人员当场死亡。事件发生后,当地公安部门迅速介入,将涉案村民控制,案件进入司法程序。 二、一审判决情况。案件一审由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法院经审理认为,涉案村民在面对房屋拆除时,未能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诉求,而是采取暴力手段致两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考虑到案件系因拆迁矛盾引发,且涉案村民归案后有一定悔罪表现,2014年,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该村民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对其限制减刑。 三、二审审理与宣判结果。一审判决后,涉案村民不服,向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对案件进行了全面审理,查阅了卷宗材料,听取了控辩双方意见。2024年11月的一天,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委托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代为宣判。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同时核准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该村民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限制减刑的刑事判决。 四、案件的法律与社会意义。该案的审理和判决,体现了法律对生命权的严格保护。法院在裁判中明确,无论何种原因引发纠纷,都应当通过合法途径解决,任何以暴力手段侵害他人生命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同时,案件也为地方在推进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涉及拆迁等民生问题时,如何规范程序、加强沟通、化解矛盾提供了警示。在招商引资和城乡建设中,需更加注重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类似冲突的发生。
2025-08-30
-
潍坊外贸创新高 通关改革助力综保区发展
潍坊市通过深化通关便利化改革和招商引资,推动外贸进出口规模持续扩大。2017年,潍坊市外贸进出口值达1457亿元,位居全省第三,创历史新高。今年1月,海关监管数据实现多项业务指标同比显著增长,为全年外贸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通关效率提升显著 潍坊市抓住全国海关一体化改革机遇,推出12类33项优化措施,包括“三互”大通关、电子化许可证管理等。通过流程再造和关键节点管控,进口货物通关时间缩短至8.84小时,较2016年下降44%;出口通关仅需0.38小时,效率提升32%。 二、基础设施扩容升级 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潍坊市推动潍坊港6个3万吨级码头对外开放,并开通至日本关东、关西的集装箱航线。济南海关首台H986设备投入使用,助力查验效率提升。此外,山东省第二家海关监管铁路场站通过验收,进一步拓展多式联运通道。 三、企业竞争力持续增强 海关AEO认证企业数量达270家,认证企业享受通关优先、查验率降低等便利。通过政策辅导和信用培育,重点企业出口订单同比增长超两成,机电产品、农产品等优势品类出口规模稳步扩大。 四、区域开放平台能级跃升 潍坊综合保税区北区获国务院批复,叠加税收优惠和保税物流功能,吸引30余个产业链项目入驻。保税维修、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快速发展,全年保税物流进出口值突破百亿元。 五、多元市场开拓成效显现 在巩固日韩传统市场基础上,潍坊市对东盟、中东欧进出口分别增长18%和24%。工程机械、纺织服装等产品通过中欧班列直达俄罗斯、白俄罗斯,全年开行班列数量翻番。 当前,潍坊市正围绕“港口+腹地”模式优化外贸结构,通过政策创新与设施联动,持续提升区域对外开放水平。
2025-08-30
-
潍坊工业经济稳中提质 重点产业引领增长
在招商引资持续发力的背景下,潍坊工业经济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6800亿元,重点行业和龙头企业成为拉动增长的核心引擎。以下从多维度解析潍坊工业经济运行特点: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效显著 电力热力生产、通用设备制造等七大行业增速超20%,高技术制造业占比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生物基化学纤维等42类产品产量增幅明显,反映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 二、龙头企业集群效应凸显 主营业务收入超20亿元企业达38家,同比新增9家。百强企业以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不足3%的数量,贡献了超40%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头部效应进一步强化。 三、创新驱动发展特征突出 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压实机械等环保装备产量翻番,显示绿色技术应用加速。化学纤维等10类产品实现三位数增长,印证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成效。 四、区域协同发展格局深化 半岛城市群工业增加值增速排名中,潍坊位列第四,区域产业链协作水平提升。通用设备制造业等跨区域配套体系完善,形成与周边城市的互补发展态势。 五、质量效益指标持续向好 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6.4个百分点,显示盈利结构改善。利税总额突破540亿元,制造业对财政贡献度稳步提升,经济运行进入良性循环。 当前,潍坊正通过强化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推动工业经济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重点领域投资力度加大,为后续发展积蓄新动能。
2025-08-30
-
潍坊滨海区以高端人才引进助推高质量发展
近日,潍坊滨海区通过举办外国专家交流活动,进一步强化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协同推进。来自国内知名高校的外籍专家团队实地考察区域发展成果,当地相关负责人围绕产业升级与人才政策进行深入推介,展现出打造环渤海人才高地的战略决心。 一、区位优势叠加战略机遇 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节点,潍坊滨海区拥有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毗邻青岛、烟台等开放门户。区域内汇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新区等多重政策平台,正深度参与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在海洋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形成产业集群,职业教育资源可满足不同层次人才需求。 二、人才政策释放强磁效应 活动现场重点解读了最新出台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办法》,涵盖科研经费支持、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等配套措施。特别针对外籍专家设立绿色服务通道,在签证办理、跨境支付等方面提供便利化支持。近年来已累计引进海外顶尖人才团队数十个,带动关键技术攻关项目落地。 三、产才融合赋能创新生态 专家代表团考察了滨海国际风筝放飞场文旅综合体及城市艺术中心,详细了解产城融合发展规划。当地通过建设院士工作站、联合实验室等载体,推动高校科研成果与本地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在生物医药、新能源材料等新兴领域,已形成“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闭环生态。 四、开放平台构筑国际纽带 此次活动同步启动了国际人才交流年系列计划,未来将通过常态化举办产学研对接会、跨国技术沙龙等形式,构建常态化合作机制。滨海区将依托中韩产业园、中日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等开放平台,探索建立跨境人才协同创新中心,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2025-08-30
-
潍坊昌乐鄌郚乐器创业园晋升省级示范平台
潍坊市昌乐县通过打造特色产业载体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鄌郚乐器创业园近期成功获批省级创业示范园区,标志着当地招商引资工作取得重要突破。该园区通过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为乐器产业创业者提供政策、资金、技术等全方位支持,成为昌乐县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创业孵化平台。 一、产业集聚效应显著提升 作为国内重要的乐器生产基地,昌乐县鄌郚镇依托四十余年吉他制造历史,在创业园内形成从原材料加工到成品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园区现入驻企业涵盖电吉他、木吉他、音箱等二十余类乐器生产,配套设立3D打印中心与声学实验室,年产值突破十亿元。省级资质认定后,园区将获得更多资源倾斜,进一步巩固其作为江北最大电声乐器集散地的地位。 二、创业服务体系全面升级 园区构建"三位一体"服务矩阵:在创客空间配备专业设备供产品原型开发;导师工作站聘请十二名行业专家定期驻点指导;创业服务大厅整合八个部门三十项行政审批事项。特别设立跨境贸易服务窗口,已帮助七家企业完成欧盟CE认证,三家企业取得国际乐器展参展资格。 三、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加大 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享受"三免两减半"房租优惠,最高二十万元创业补贴。园区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乐器贷"专项产品,累计发放低息贷款超三千万元。新入驻的科技创新型企业还可申请研发经费后补助,单个项目年度最高补助额度达五十万元。 四、产教融合培育专业人才 园区与五所职业院校建立校企合作,开设乐器制造与维修特色专业,定向培养技术工人。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制度,开展"现代学徒制"培训项目,年培训能力达六百人次。2024年将启动"青年匠人"计划,选拔优秀学员赴海外知名乐器企业研修。 五、区域品牌建设成效显现 依托创业园平台,"鄌郚制造"区域品牌价值显著提升,园区企业参与制定三项行业国家标准。2024年国际音乐生活展上,园区企业研发的智能调音系统获得技术创新金奖。目前正筹备建设乐器文化博物馆,打造工业旅游示范点。 六、可持续发展机制不断完善 园区建立动态考核机制,对连续两年评估优秀的企业给予追加奖励。设立二百万元风险补偿资金池,降低初创企业运营风险。下一步将重点引进声学芯片研发、新材料应用等领域企业,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发展。 此次省级创业示范园区认定,将助力昌乐县构建"北产南研"的乐器产业发展新格局。据相关部门介绍,未来三年计划通过该园区带动新增就业岗位一千二百个,培育规上企业十五家,推动地方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2025-08-30
-
潍坊多区县集中开工重点项目助推招商引资
潍坊市通过集中开工重点项目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近期,多个县市区及市属开发区同步启动重大项目建设,涵盖高端制造、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等领域,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项目规模与投资结构 潍坊市当年集中开工项目总数达366个,涉及总投资规模超2000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占比显著,基础设施及社会民生类项目同步推进。寿光市、青州市等区域重点布局现代农业升级项目,滨海区则聚焦海洋经济与临港产业。 二、区域协同推进特点 安丘市、寒亭区等8个县市区率先启动开工仪式,其余区域已明确计划日程。峡山区依托生态优势重点开发生态旅游项目,昌邑市则强化高端化工产业链建设。保税区围绕跨境电商和物流枢纽加快设施配套,形成差异化发展格局。 三、产业升级与创新驱动 重点项目突出技术引领,包括新能源电池、智能装备等前沿领域。部分开发区通过政企协作引入科研机构,推动产学研融合。青州市在花卉产业数字化升级方面投入专项资金,寿光市新建农产品深加工园区提升附加值。 四、长效服务保障机制 潍坊市建立专项督导机制,对项目审批、用地保障等环节实施动态调度。部分区域试行“拿地即开工”模式,压缩建设周期。相关部门联合金融机构提供绿色信贷支持,确保资金高效匹配项目需求。 五、预期效益与区域影响 该批项目建成后预计带动就业超10万人,新增产值规模将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滨海区港口扩建工程完成后,货物吞吐能力可提升30%。全市通过集群化项目布局,进一步巩固胶东经济圈重要节点城市地位。
2025-08-30
-
潍坊市公路投资优化营商环境加速经济活力
2018年,潍坊市积极推进公路建设与养护工作,累计完成投资14.4亿元,重点实施国省道升级项目,大幅提升区域路网质量与覆盖度。这一系列举措有效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缩短了货物周转周期,显著优化了营商环境,为招商引资活动创造更便利条件,吸引多行业投资落地生根,驱动区域经济持续蓬勃发展。 一、公路建设战略规划与背景 2018年,潍坊市坚持交通先行发展战略,围绕“四个城市”建设目标——包括创新、协调、绿色和开放,部署一批重大公路项目。当地交通主管部门统筹资源,优先发展国省道主干线,目标是提升路网承载能力与现代化水平。这一布局源于城乡一体化进程加速,以及对全域经济增长的支撑需求。具体战略强调生态优先与可持续发展,确保建设过程中减少环境扰动。例如,项目规划前期融入绿色评估机制,优化了资源利用效率。总体来看,规划聚焦于打通交通瓶颈,形成高效互联互通网络,为后续产业升级奠定基础。 二、项目实施进展与技术革新 潍坊市在2018年加快推进国省道改建与养护项目,共实施10大工程,涵盖不同区域路段。这些工程引入先进施工技术,如智能监控系统和生态修复工艺,确保路面耐久性与安全性提升。重点工程如东外环路项目,重点推进征地拆迁协调,并完成实体工作量达6655万元;南外环路项目则实现投资额达1.24亿元,进展顺利且突破施工瓶颈。同期,其他项目如部分主干线扩建,运用了数字化测绘与远程控制技术,有效缩短工期并减少人为失误。项目推动过程中,潍坊市还强化了安全监管机制,包括风险预警系统与应急预案部署。通过技术革新,整体路网服务功能得到显著优化,道路通行能力大幅增强。 三、投资成效与经济连锁效应 公路建设投资的落实,促进了多重社会经济效益显化。一方面,路网升级直接提升了物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高达两位数百分比,带动制造业、农业等产业链联动发展。另一方面,改善后的交通条件吸引了新产业项目落户,包括高新技术企业与物流园区,进一步深化招商引资成果。社会层面,居民出行便捷性增强,城乡差异缩小,区域融合度提高。环保方面,项目中植入了低排放技术和绿化带设计,减少了污染排放。长期看,这一轮投资为潍坊市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培育了新的就业增长点。 四、未来发展与持续推动机制 基于2018年经验,潍坊市将继续深化公路网络优化战略。未来规划包括扩展智能交通系统应用,整合多模式运输体系,强化路网韧性与灾害应对能力。当地交通主管部门将建立长效监测机制,确保养护效果持久稳定。同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趋势,进一步聚焦于交通引导的城市转型,以支撑更广泛招商引资活动。预计未来几年,潍坊市将通过创新融资模式,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公路项目,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这些努力将巩固潍坊市在区域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为全国交通建设贡献经验。
2025-08-30
-
潍坊市新能源公交车推广助力绿色交通建设
在“十二五”期间,潍坊市通过招商引资和政策引导,积极推进城市公共交通绿色转型,累计购置新能源公交车273台,为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减少碳排放作出重要贡献。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市民出行体验,也为全国新能源公交车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示范案例。 一、新能源公交车购置规模与技术路线 潍坊市在“十二五”期间新增的273台新能源公交车中,插电式气电混合动力车型占比显著,达189台,占总数的14.7%;纯电动公交车84台,占总数的6.5%。这一配置体现了潍坊市在技术路线上的多元化布局,既兼顾了传统能源的过渡需求,也逐步向纯电动化方向迈进。 插电式气电混合动力公交车具有续航里程长、能源补充便捷的特点,适合中长距离运营;纯电动公交车则实现了零排放,在短途高频线路中优势明显。两种车型的协同使用,有效平衡了环保效益与运营效率。 二、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建设 为推动新能源公交车的普及,潍坊市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购车补贴、运营奖励和电价优惠等。同时,加快配套充电设施建设,新建多个充电站和换电站,确保车辆高效运行。 在财政投入方面,潍坊市统筹各级资金,优先支持新能源公交车的采购和运维。此外,通过与企业合作,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充电网络建设,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良性发展模式。 三、环保效益与社会反响 新能源公交车的投入使用显著降低了潍坊市公共交通领域的碳排放量。据测算,与传统柴油车相比,插电式气电混合动力公交车节能率超过30%,纯电动公交车更是实现了全程零污染。 市民对新能源公交车的接受度较高,普遍反映车辆噪音低、乘坐舒适。线路优化与车辆升级相结合,进一步提升了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助力绿色出行理念的普及。 四、未来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的经验为潍坊市后续新能源公交车的推广奠定了基础。下一步,潍坊市计划扩大纯电动公交车的占比,并探索氢能源等新技术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 通过持续优化政策体系和技术路线,潍坊市有望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公共交通领域的全面绿色转型,为全国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2025-08-30
-
潍坊市以知识产权布局助推产业招商新格局
潍坊市近期出台专项政策,通过系统性知识产权布局优化营商环境,为招商引资注入新动能。该方案围绕产业链创新链部署知识产权链,提出三年建设周期内实现专利转化率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等目标,旨在打造区域特色鲜明的知识产权运营生态体系,吸引更多创新要素向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优势产业集聚。 一、构建九大任务体系强化产业支撑 方案聚焦重点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建立专利导航决策机制,推动企业建立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在高端化工、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实施专利池构建计划,支持链主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开展专利协同运营。通过建立知识产权评议制度,为重大项目引进提供风险预警和战略研判。 二、创新五项保障机制优化服务生态 潍坊市整合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资源,建立跨部门协同监管平台。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完善技术经纪人培养体系。在滨海经开区试点建设知识产权服务综合体,提供确权评估、交易转化等全链条服务,降低企业创新成本。 三、实施梯度培育计划提升企业能级 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分级培育库,开展专利布局实战辅导。重点扶持单项冠军企业构建全球专利防御体系,对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建立援助机制。通过举办国际风筝会专利技术专场对接等活动,促进创新成果与资本有效衔接。 四、深化区域协同打造示范标杆 依托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与青岛、烟台等城市建立胶东经济圈知识产权联盟,推动跨区域专利许可备案互认。在元宇宙、氢能源等新兴领域开展专利快速审查通道试点,形成可复制的区域经验。 该方案的实施标志着潍坊市知识产权工作从分散管理向系统化治理转变,通过制度创新释放产业升级活力,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制度供给。监测数据显示,潍坊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近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比已突破区域经济总量的三成。
2025-08-30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